林思凡,今年77岁,家住郎溪县姚村乡妙泉村鸦山造纸厂,是鸦山造纸厂的退休工人。他30多年如一日默默地坚守和无私奉献,在鸦山古道边,用自己写打油诗的特长,及时出法治黑板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,报道村里的好人好事,弘扬社会正能量,供村民阅读评议,游客欣赏拍照。现在,这块小黑板已经成为鸦山古道处一道靓丽的法治文化风景。
他从40岁开始打理门前的小黑板,义务办“法治报”37年,黑板报每月更新一次。当被问到每月黑板报的内容从哪里来时,林思凡抱出一摞小本子,上面写满了打油诗。他自己估算了一下,有1000余首, 10万余字。黑板报的内容除了他自己创作的打油诗,还有通过广播、电视等媒介学习到的法律知识。“我喜欢写打油诗,也喜欢宣传法治文化,素材都来源于生活,写好了就上黑板报,自娱自乐的同时,更能为乡里乡亲送去法治大餐”。这位年逾古稀的办“报”老人,依然精神矍铄,言语中透着对生活的热爱,对公平正义的追求。
林思凡的“法治报”,一部分内容以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解读和宣传法律法规和惠农政策,另一部分内容就地取材,把周边的好人好事加工成通俗易懂的打油诗,教化村民,纯正民风。
鸦山在姚村乡的深山旮旯里,早些年,村民过着半农半樵的生活,闲来无事总喜欢聚在一起赌博,因赌博引起打架斗殴、夫妻闹矛盾的事时有发生。林思凡是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他不仅自己不赌博,他想出要通过“诗教”来劝导喜欢赌博的人金盆洗手。灵感来了,就开始写打油诗:“劝你莫要学赌博,赌博没有好结果。凡是赌博赢的少,到头总是输的多。输了借钱想赶本,越赶越是超负荷……”这首朗朗上口的《戒赌歌》在黑板报上“发表”后,起到了一定的教化作用。另外,也从法律的角度,对赌博行为进行重新定义,告诉大家聚众赌博还会触犯一定的法律。渐渐地,原先好赌的汪老五,金盆洗手,办起竹木加工作坊,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挣钱致富。如今的“汪老板”感慨道:“赌博自古不是好交易,现在的父老乡亲都忙着挣钱,村子里再没人赌博了。”
林思凡他用自己独特的诗教方式和善行义举,为山乡群众树立了好人坐标。他表示:打油诗和小黑板,看起来朴素,很土,但土的东西却很伟大——有着独特的闪光点。写诗办“报”宣传“法治文化”他会一直坚持下去,更会主动积极的带动更多热爱法律的人参与进来,为“法治文化”的宣传和推广默默奉献着一份自己的力量。在近期出炉的“姚村乡善行义举乡贤榜”上,林思凡作为鸦山乡贤排名第一。